继电保护装置的频率保护功能(如频率闭锁、频率异常跳闸、低频减载等)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,而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
开展频率试验,是验证该功能准确性、可靠性的核心手段。以下从试验原理、前期准备、操作流程、数据判定及安全规范五个维度,
详细梳理试验全流程要点。
一、试验核心原理
继电保护装置的频率保护基于 “实时监测电网频率,当频率超出设定阈值(如低频≤48Hz、高频≥52Hz,具体按装置定值)时,触
发保护动作(跳闸、告警或闭锁其他保护)” 的逻辑。
继电保护测试仪通过模拟输出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压 / 电流信号(模拟电网频率异常工况),输入至保护装置的电压 / 电流采样回路,
观察装置是否按预设定值(动作频率、返回频率、动作延时等)准确动作,以此验证频率保护的 “选择性、速动性、灵敏性、可靠
性”。
二、试验前期准备
试验前需做好设备、人员、环境的准备,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试验误差或安全风险。
1. 设备与工具准备

2. 人员与环境要求
人员资质:试验人员需持《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》或相关电力试验资质,熟悉测试仪操作及保护装置原理,避免误操作。
环境条件:试验现场需无强电磁干扰(远离高压设备、变频器)、无粉尘 / 潮湿(环境湿度≤85%,温度 10-30℃),确保设备稳定
运行。
3. 安全与接线检查
断电确认:断开保护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(如断开跳闸压板),避免试验时误跳实际断路器,引发电网事故。
接线核对:按保护装置采样回路接线图,将测试仪的 “电压输出端(Ua、Ub、Uc、Un)”“电流输出端(Ia、Ib、Ic、In)” 对
应接入装置的采样端子,确保 “同名端一致”(如测试仪 Ua 接装置 Ua,避免反极性)。
绝缘检查:用万用表通断档检查测试线是否导通,用绝缘电阻表(500V 档)检查测试线对地绝缘电阻≥10MΩ,防止短路或漏电。
三、试验操作流程(以 “低频减载保护” 为例)
1. 测试仪参数设置
启动测试仪:打开测试仪电源,进入 “继电保护试验” 模式,选择 “频率特性试验” 功能。
基础参数设定:
电压 / 电流幅值:按保护装置额定值设定(如电压 U=100V,电流 I=5A,若装置无电流采样则仅设电压)。
初始频率:设定为电网额定频率(50Hz,确保装置初始状态无动作)。
频率变化方式:选择 “连续调节” 或 “阶梯调节”(推荐阶梯调节,便于观察动作临界点),设定频率调节步长(如 0.1Hz /
步)、每步停留时间(如 3s,确保装置有足够时间识别频率)。
2. 保护装置定值核对
在测试仪设置的同时,登录保护装置后台或通过装置面板,确认 “频率保护定值”:
动作频率(如 f1=48.5Hz,低频动作阈值);
返回频率(如 f2=49.5Hz,频率恢复后保护返回阈值);
动作延时(如 t=0.5s,频率达到阈值后延时动作,避免暂态干扰)。
3. 频率动作试验(测 “动作值”)
降低频率:启动测试仪频率调节功能,从 50Hz 开始逐步降低频率(按设定步长 0.1Hz 递减),实时观察保护装置的 “频率显示
值” 和 “状态指示灯”。
记录动作点:当频率降至某一值(如 48.5Hz)时,若保护装置 “频率保护动作灯亮” 且后台显示 “低频减载动作”,记录此时测
试仪的输出频率 —— 此为 “实际动作频率”。
重复验证:重复试验 2-3 次,确保每次实际动作频率与定值偏差≤±0.05Hz(符合 DL/T 995-2016《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
检验规程》要求),若偏差过大,需排查装置参数或接线问题。
4. 频率返回试验(测 “返回值”)
升高频率:在保护动作后,保持测试仪其他参数不变,逐步升高频率(从动作频率开始,按 0.1Hz / 步递增)。
记录返回点:当频率升至某一值(如 49.5Hz)时,保护装置 “动作灯熄灭” 且后台显示 “保护返回”,记录此时测试仪的输出频
率 —— 此为 “实际返回频率”。
判定返回系数:返回系数 = 返回频率 / 动作频率,通常要求返回系数≥0.95(或按装置说明书要求),确保保护装置在频率恢复时能
可靠返回,避免误闭锁。
5. 动作延时试验
固定频率:将测试仪频率设定为 “动作频率 - 0.1Hz”(如 48.4Hz,确保频率稳定在动作阈值以下),电压 / 电流幅值保持额定
值。
监测延时:启动测试仪输出,同时用秒表(或测试仪自带计时功能)记录 “信号输出时刻” 至 “保护装置动作时刻” 的时间,此为
“实际动作延时”。
误差判定:实际动作延时与定值延时(如 0.5s)的偏差应≤±10% 或 ±0.05s(取较严者),若延时过长或过短,需检查装置的延时
参数设置。

四、试验数据记录与判定标准
1. 数据记录模板

2. 核心判定标准(依据 DL/T 995-2016)
频率动作值偏差:实际动作频率与定值的偏差≤±0.05Hz(对于额定频率 50Hz 的系统);
返回系数:频率保护返回系数≥0.95(或按装置技术说明书要求,如部分装置要求 0.9-1.0);
动作延时偏差:实际延时与定值延时的偏差≤±10% 或 ±0.05s(取两者中更严格的标准);
动作可靠性:同一条件下重复试验 3 次,动作结果一致(无拒动、误动),视为合格。

五、试验后收尾与安全规范
停止输出与拆线:试验结束后,先将测试仪频率调回 50Hz,再关闭输出功能,断开测试仪电源,然后拆除测试线(先拆电流线,后
拆电压线,避免电流回路开路产生高电压)。
恢复装置状态:重新投入保护装置的跳闸压板,核对装置定值恢复至运行定值,检查装置无异常告警后,通知调度或运维人员恢复正
常运行。
数据归档:整理试验记录(含试验日期、人员、设备型号、实测数据、合格判定),与试验方案、定值单一并归档,作为设备运维的
依据。
安全注意事项:
试验过程中禁止触摸测试仪输出端子(可能带有 100V 电压或 5A 电流,避免触电);
若保护装置出现异常(如冒烟、报警),需立即断开测试仪电源,排查故障后再继续;
严禁在测试仪带输出时插拔测试线,防止短路损坏测试仪或保护装置。
通过以上规范操作,可准确验证继电保护装置频率保护的性能,确保其在电网频率异常时能可靠动作,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
试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循 “先准备、后操作,先核对、后判定” 的原则,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或电网风险。